销售热线:400-099-8859 技术热线:13971234137
巨变之中,有用电变迁的故事,更有改革发展的昭示。改革开放四十年,服务国计民生、引领能源变革,这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书写的时代华章,更是“人民电业为人民”的真实写照。本报刊发系列报道,从电力的体制变革、价格改革、市场建设、投融资改革、科技创新等方面全面展示国家电网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进程、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,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、历史性变革。
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走过40年的辉煌历程。电网作为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和保障,在这40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。站在新的起点上,总结经验、乘势而上,开启电网发展和管理的新征程,以安全、优质、经济、绿色、高效的电力,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。
我国电网从薄弱分散到坚强统一
回首40年的发展道路,我国电网实现从小到大、从弱到强、从孤立到互联、从落后到领先的跨越式发展。
电网规模由小到大。1978年底全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仅2.3万千米、变电容量0.25亿千伏安。1978~2017年全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和变电容量分别增长了29倍和147倍。我国电网已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网,投运了“八交十三直”21项特高压工程,保证了新增17亿千瓦的电源并网,满足了新增6万亿千瓦时的电能需求,支撑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。
电网格局从分散到统一。改革开放之初,我国电网主要以相对孤立的省级电网、城市电网为主,相互联系较少,一些地区还没有电网覆盖。1979年,国家先后明确电力工业发展要走联网道路,要走“西电东送”道路。1985年以后,跨省联网规模不断扩大,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形成6大区域电网。1989年,葛上±500千伏输电线路投产,华中与华东电网实现直流联网,拉开跨区联网帷幕。1994年,三峡电站开始建设,围绕三峡电力送出,逐步形成以北、中、南送电通道为主体,南北电网间多点互联的全国联网格局。2005年,6大区域电网实现联网。2011年,随着青藏±400千伏联网工程的投运,实现了除中国台湾以外的全国联网。
资源配置能力由弱到强。我国能源资源与负荷中心逆向分布的现实国情,决定了能源资源需要大范围优化配置。40年来,随着用电量高速增长,电网配置范围不断扩大,电压等级也相应提高,历经从330千伏到500千伏、750千伏,再到1000千伏、±800(±1100)千伏的发展。2009年建成投运第一条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(晋东南~荆门),2010年建成投运两条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(云广、向上),实现特高压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。依托特高压电网架构,形成了全国“西电东送、北电南供、水火互济、风光互补”的电力配置格局,在保障电力可靠供应、推动能源转型和助力绿色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。目前跨区跨省输电能力突破2亿千瓦,跨省交换电量超过1万亿千瓦时。国家电网公司调度范围内可再生能源并网容量达到5.1亿千瓦,居世界首位。
电网安全可靠性由低到高。改革开放初期,电网结构薄弱,系统事故经常发生,电能质量也很差。40年来,全面推进各级电网建设,实施多轮城乡电网改造、农网改造升级,提高了电网可靠性和供电质量。目前全国供电可靠率超过99.81%,其中城市超过99.94%,农村超过99.77%。电网安全水平不断提升,面对电网建设规模持续加大、自然灾害多发频发、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等挑战,始终保持全国电力安全形势总体稳定,没有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,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。
管理变革助推电网跨越式发展
我国电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,这与电网管理变革密不可分。在电网发展壮大的过程中,电网管理根据国情、电情和网情不断进行改革,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电网管理体制机制,推进了电网专业化、集约化、精益化发展。
电网实现统一管理。随着电网形态由分散到统一,电网管理一直朝着统一调度、统一管理的方向迈进。改革开放后,为满足快速增长的电力需求,我国按照“政企分开,省为实体,联合电网,统一调度,集资办电”的方针,改革电力工业管理体制。一方面,国家加快大电网建设。1988年区域电网管理局改组为电力联合公司,省电力局改组为省电力公司,1991年电力联合公司改组为电力集团公司。1997年,实施政企分开,撤销电力部,成立国家电力公司,实行垂直一体化经营,统一管理全国电网。另一方面,多方筹集资金建设农村电网。1983年提出鼓励建设 “自建、自管、自用”的小水电供区和农村小电网,利用县、乡镇、农民集资等方式快速满足农村用电需求。1998年,针对农电管理分散问题,实施“两改一同价”改革,积极推进县乡一体化、城乡电网统一管理,对地方趸售企业实行上划、代管或股份制改造,经过20年的探索和实践,基本实现了大电网的全面统一管理,为城乡电网统筹发展、充分发挥电网资源配置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电网实现专业化管理。2002年,电力体制改革实施了厂网分开和中央层面主辅分开,电力行业形成了电网企业、发电企业、规划设计、电力建设等多元主体。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成为独立运作的电网企业。两大电网公司以专业化管理为方向,重构电网业务体系,强化规划、建设、运行、检修和营销等专业化管理运作,形成归口管理、权责清晰、有机协作、统一集约的业务管理模式,实现核心业务由多头管理向专业化管理的重大转变,有力促进了电网生产力。建成统一完备的制度标准和业务流程体系,建成透明的运行监控体系,实现对公司运营、电网运行、供电服务的实时动态监测,全面提高管理效率、经济效益和服务水平。专业化管理激发企业科技创新活力,特高压、智能电网、大电网运行控制、柔性输电、新能源并网等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特高压技术和设备输出国外,实现了“中国创造”和“中国引领”。
电网实现集约化管理。传统电网管理体制是在区域间电网弱联系、电力分区分省自平衡模式下形成的,管理分散、各自为政,制约着电网大规模投资建设和安全高效运行。为此,该公司以集约化为方向推进管理变革,整合优化核心业务,集合核心业务要素,通过规范管理和统筹配置,促进企业整体优势、规模优势有效发挥。国家电网公司通过深化人财物集约化管理,全员劳动生产率从2009年的30万元/人·年提高到2017年的77万元/人·年,资金集中度超过99%,物资集中采购率达99%以上。依托企业集团资源统筹优势和特高压等核心技术优势,大力开拓国际市场,实现资金、技术、标准、管理全方位“走出去”。国家电网公司投资运营了7个国家和地区的骨干能源网,带动电力技术和电工装备走向世界。
电网精益化管理水平持续提升。坚持效率效益导向,将精益化管理理念逐步延伸到企业各项管理业务,努力推动多维精益管理体系变革。适应输配电价改革要求,加强精准投资管理,优化投资安排,确保各级电网和农网改造历史建设高峰期投资需求。严格综合计划管控,积极推广应用标准成本,有效降低电网运营成本。着力提升配电网发展质量,实施网格化、精益化规划。推进配电网精益化运维管控,强化状态检修和带电作业。推进供电服务指挥平台和“全能型”乡镇供电所建设,开展综合能源服务和“互联网+营销服务”,让广大用户办电更便捷、购电更灵活、用电更舒心。深入开展创一流同业对标,提高了专业管理精益化水平。
开启电网发展和管理新征程
新时代呼唤新作为,新使命开启新征程。适应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趋势和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发展趋势,在改革开放40年累积的坚实基础上,继往开来,持续发展,加快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。
推动电网迈向能源互联网。适应能源转型和再电气化进程,大力推进电网革命。推动未来电网在技术上向广泛互联、智能互动、灵活柔性、安全可控和开放共享的新一代电力系统升级,打造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的坚强智能电网,加快建设一流现代化配电网。推动未来电网在功能上向着能源互联网演进,以坚强智能电网为核心,有机融合能源系统、信息系统、社会系统,实现网络广泛互联,用户灵活参与,有效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,满足各种能源设施便捷接入,支持能源新模式新业态发展,推动与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电网互联互通,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创新发展。
持续推进电网服务模式创新。2015年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启动,加快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。社会资本参与的售电公司、配售电公司等新市场主体大量涌现,给电网发展增添了新动力,推动以创造客户价值为核心的服务模式创新。大力发展融合服务,推动智慧车联网、电子商务、综合能源服务等新兴业务健康发展,打造新的发展引擎。
大力发展数字服务,深化数字资源管理,实现数字资源与客户用电深度融合。大力发展终端用能电气化,在交通、家居、供暖等领域深入推进以电代煤、以电代油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高品质的综合能源服务。
建立适应新时代的电网管理机制。全力推进电网高质量发展,深入实施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,构建与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相适应的现代化经营管理体系。适应配售电开放竞争的趋势,探索建立适应市场化的业务管控模式、授权机制和市场响应机制,提升配电网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。适应输配电价改革构建多维精益管理体系,强化激励约束效能,提高全要素生产率。聚焦客户需求,推进资源整合、组织优化、流程再造,加快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体系,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加优质、便捷和精准的电力服务。
(来源:中国电力新闻网)
Copyright © 2018 武汉市豪迈电力自动化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
备案号:鄂ICP备05010718号-1